当前位置:中国连云港网 » 专 栏 » 评论 » 正文

“警情通报”也敢伪造?必须严惩

2025-07-30 15:48:13 来源:新华网

近日,有网民散布虚假的“警情通报”,造谣传播云南昆明交通事故“致131人死亡,337人受伤”等不实信息,引发大量网民的讨论。公安机关经过核查后,已依法对造谣者进行了刑事拘留。

“蓝底白字”的“警情通报”是公安机关权威发布的重要渠道。不法分子竟敢冒用官方标识,将“2死9伤”恶意篡改成“131人死亡、337人受伤”,并编造耸人听闻的细节,真是胆大包天!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不能触碰法律红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此次的造谣者已经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两罪最高刑期分别为10年和7年。

对这类挑战法律底线、扰乱社会秩序的造谣行为,必须“零容忍”,一旦发现,严肃查处,绝不能让任何“伪权威”信息浑水摸鱼、混淆视听。(文案:屈绍辉 李申)

责任编辑:蔡媛媛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屡屡把旅游口碑“扎漏气”的扎胎钉何以“上路”

旅游旺季,“扎胎”和“扎胎钉”多次成为新闻热词,一些旅游目的地苦心经营的口碑屡屡被一个个小小的钉子“扎漏气”。这种形态多样、作用单一的金属构件,缘何演变成“违法上路”的“轮胎刺客”?未来应如何规范其使用,使其回归安防...【详细】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2025/07/30

出售出租银行卡电话卡?当心掉进帮信罪的坑

明知对方搞电诈仍向其出售出租本人银行账户、支付账户或电话卡,“刑不刑”?未成年人、在校学生成了电诈“帮凶”,怎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日前发布关于办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详细】

新华社评论2025/07/30

“警情通报”也敢伪造?必须严惩

近日,有网民散布虚假的“警情通报”,造谣传播云南昆明交通事故“致131人死亡,337人受伤”等不实信息,引发大量网民的讨论。公安机关经过核查后,已依法对造谣者进行了刑事拘留。“蓝底白字”的“警情通报”是公安机关权威发...【详细】

新华网评论2025/07/30